一、發展台灣近現代史研究,與國際及區域研究接軌對話
從曹永和院士提出的「環中國海交流圈」及「臺灣島史」角度來看,臺灣歷史的演進向來與國際局勢和東亞島嶼地緣臍帶的變動緊密綰合。十九世紀以後,更因列強在亞洲的擴張,臺灣在百年間經歷了殖民與急遽現代化的雙重變奏歷程,使得臺灣的歷史歧異多元而色彩繽紛,臺灣人更因緣際會,在此國際力量衝激下,逐步遍佈世界各地。基於前述認知,研究臺灣歷史既須立足本土,更需放眼國際,本土與國際的互動與互饋實為本研究所在教學與研究上的重點,如此,不僅可以深化吾人對本土歷史的認識,更能藉由臺灣特殊之殖民現代性經驗,與國際及區域研究接軌對話,並提昇臺灣史研究的國際水準。在此目標設定下,配合政大的師資、圖書資訊設備等基礎,發展臺灣近、現代史、臺外關係史(或涉外關係史)、台灣法制史研究、台灣人權史與台灣海洋史等多元的研究方向,並著重清領時期、日治時期、戰後等各歷史斷代之間連接關係的研究。
二、 強調科際整合及方法學上之訓練
過去百年間的臺灣史研究,本來即具備學際整合的特質,日治時期撰寫臺灣歷史之日本學者,多半具有人類學、語言學、民俗學、地理學及經濟學等背景訓練;戰後此傳統不但未曾間斷,甚且有更多不同學科共襄盛舉,如建築、都市計劃、醫學、生物、生態、法律、社會、教育、文學等學科中均有可堪借鏡之研究成果。臺灣史研究既具有此一多學際研究的傳統,政大又具備社會科學豐富之資源,本研究所學際間之互動與整合。此外,針對近代臺灣被殖民之特殊經驗,在方法學上,尤應與後殖民理論對話,以訓練學生在概念、方法及史料運用等三個層面能有更具批判與嚴謹的態度。為達成此一目標,本所以進階的方式開設必修的專題指導課程,碩一學生必修「台灣史學與史料」,以及「論文寫作」,在學生習得研究的概括方法後,則加強學生的理論知識,碩二生必修「史學理論與方法」。而已具有論文寫作能力的博士一年級生,則必修更進一級的方法與理論課程:「研究方法與專題指導」。必修課開設目標,一方面強化研究生基本的研究方法及研究能力;另一方面則針對研究生研究領域的專長加以培養與強化。同時,基於研究能力的強化與未來國際化的考量,除英文之外,本所亦積極要求學生強化第二外國語,每年的國際交流活動甄選學生時,均以該國使用的語言能力為優先評量的標準。
三、 一般台灣史的研究與訓練,培育國民中小學、社區總體營造、檔案館等所需之台灣史專業人材
教學與研究是一體兩面的活動,而研究更是深化教學內容不可或缺的基礎。前述兩項發展重點,正是以研究厚植教學的設計。具備獨立研究能力的學生,除能承擔目前教育改革中自行設計教學內容的要求外,主攻臺灣史的師資養成,更可以提供課程改革後較為薄弱的臺灣歷史、文化教師人才。至於目前受到矚目的社區總體營造或是地方文史工作室,也需要更多臺灣史專業人才,而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正是培養此類人才的理想學術環境。本所一方面追求學際整合與方向,重視多元化的課程的開設,充實課程學群的內容及課程間的關係,另一方面亦積極開設博士班的選修課程,加強學生的專業能力。
同時,因應目前國內實施檔案法及各地紀念館、博物館設立及運作的人力需求,本研究所亦強調檔案、博物館等學科之訓練,期能培養既具檔案、博物館知識又有臺灣歷史專業的人材。除本所教師之外,並聘任多位專精於相關領域的兼任教師,針對日治時期總督府檔案、戰後官方檔案及國民黨檔案開設課程,以求增進研究生在此部份的知識與處理能力。本所於2008年即曾與檔案局、台灣歷史博物館等機關合作,開設檔案與史料的實習課程,未來將繼續尋求合作機關,開設類似的實習課程。